涉县,汉始置。相传,县署位于韩王山北十里、皮山之西端(赤水湾古镇现址),西临清漳河,东连“七原村”(现中原、南原、北原三村)。后因河水频泛,县署屡毁,遂迁址于韩王山北五里、龙山之西二里处(今老县城南街之西)。此后千余年,虽历代因革不常,而治所未尝变易。元末毁于兵贾。明洪武三年(1368),县丞吴得诚因废址重建。后又数次修葺,为邑一盛景也。至民国,又毁于倭寇。后遗迹荡然无存。
为重现古县衙昔日之风貌,“崇州县衙”在建造时稽古钩沉、参经鉴典、鸠工材、匠心独运,吸收借鉴了明清县署的建筑特点。整个县衙建筑座北朝南坐落于赤水湾古镇中央,直面崇州大街。主体建筑集结在一条中轴线上,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、大堂、二堂,并配以相应的附属房。大堂前厢房按“左文右武”的布局,左列吏、户、礼房,右列兵、刑、工房,是县衙的职能办事机构。大门左侧为申明亭,是衙署张贴榜文和告示的地方;右侧为旌善亭,旨在推贤扬善,固宜其后。